近日,商务部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供各地因地制宜学习借鉴。此次推广的29项案例主要涉及贸易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要素自由流动、开放通道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方面内容。其中,来自南京片区的“构建数字贸易纠纷调解新模式”入选。
随着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转让、商业秘密保护、在线数字交易等商事纠纷日益增多。鉴于数字贸易的“线上”特点,传统商事调解模式存在“会商难、取证难、执行难”情况。南京片区探索企业数字贸易活动有关电子记录在国际商事纠纷化解中的有效应用,推动设立数字贸易调解机构,通过探索“数字存证+公证增信”路径,运用国际公证规则推进争端解决,形成程序简单、处理灵活、符合国际商事惯例和经贸规则的贸易纠纷化解模式。
通过该模式,企业在商事活动中,可以通过数字化公证对知识产权创造、商事合约签署等过程形成的电子记录,采用保密手段实时固定证据。出现纠纷后,以国际通行规则快速、可靠、低成本处置纠纷。此外,提供全球聘任调解员、在线同声翻译、涉外公证等服务。人脸识别、视频交互、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调解过程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纠纷各方不再受地理空间限制。
调解在线公证机制可为调解全程提供数字化、可信赖的公证保障,破解传统调解协议需在签署完后另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才能获得强制执行力的程序弊端。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式还建立“调解结果涉外证明快速公证清单”机制,调解平台可根据海外机构要求的公证形式、要件、证明标准等要素提供“一站式”服务,由公证机构将调解相关事实、文书做成涉外公证书,形成国际通行的司法文书,提交给海外机构。